北京时间今日(14日)凌晨,苹果2020年度秋季发布会姗姗来迟。虽然这次主角iPhone 12系列不再“跳票”,并且如众人期待的那样配备当下最强毫米波5G连接,以及A14 Bionic芯片外加告急双摄像头系统下全新升级的拍照功能,但仍然一如既往的发布会结束后被评价为“毫无新意”。
或许新意是有的,但在媒体的提前曝光以及发布会的多次延后下被消耗殆尽,最重要的是,无论是媒体还是智能手机发烧友期待的“苹果VS华为”大战,在苹果发布MagSafe无线充电器的那一刻似乎提前泄了气。
毕竟,8天后即将发布的“史上最强”华为Mate 40,除了摄像功能以及同样基于5nm制程的麒麟9000芯片外,另一主打亮点就是快充技术,而后者在近期随着国内小米、OPPO等厂商加速推出相关高阶产品,在资本市场已掀起几波浪潮,或将成为本次华为发布会最大看点之一。
在此前提下,发布MagSafe的苹果似乎更加印证了此前众人的猜测——充电领域,快充并不是苹果的那盘菜,后者无意与其他品牌一较高下。这个长久以来有力推动消费电子发展的科技霸主,在无线充电和快充之间,早已作出了自己的选择。
弃快充坚守无线充电 苹果所图为何?
作为曾经一手推动智能手机以及TWS等消费电子产品快速发展的领头羊,苹果近几年在消费电子充电赛道上,却似乎逐渐落了下风。自2017年发布支持7.5W无线充电的iPhone X,之后一直没有增大功率,曾经受到瞩目的AirPower也由于效率、造价等原因一直未正式商用化。
而苹果在充电领域停滞不前的时间里,华为、小米等国产智能手机巨头却齐齐发力,华为2018/2019/2020年分别推出了支持15W/27W/40W无线充电的手机,小米2018/2019/2020年分别推出了支持10W/30W/50W无线充电的手机,OPPO于2020年推出支持40W/65W无线充电的手机。
更大的威胁来自充电领域另一正在崛起的赛道——快充。根据财联社此前整理,当下,OPPO、小米、vivo、realme等手机厂商均已推出120W快充方案,部分公司已实现商用,最快电池充满速度可达13分钟。另据《科创板日报》报道,即将发布的华为Mate40同样升级了其充电技术,或将首次搭载66W快充方案。
而据苹果方面介绍,此次全新发布的MagSafe无线充电技术,不再基于充电速度公有协议之Qi标准,最大输出功率从7.5W提升至15W,可以吸附在手机背面,并且可同时为苹果手表和手机充电。值得注意的是,即使MagSafe无线充电器无法与手机中央完美对齐,也可以正常工作。此外,MagSafe磁吸配件还包括钱包保护套。
从最受消费者关注的充电效率上,从数据角度来看,苹果全新升级的MagSafe无线充电面对“百瓦快充”,看起来依旧弱势。而即使是当前充电效率最高的OPPO无线充电器,其充电速度也仅为65W,这似乎也解释了为何更多的国内厂商逐渐转而投向快充领域。
那么,“电量焦虑”在消费者心理中愈发凸显的当下,仍旧坚守无线充电的苹果,究竟在坚持什么,又在图谋什么?
无线充电应用场景拓宽 苹果的目标不止是消费电子
资料显示,无线充电又称感应充电、非接触式感应充电,是利用近场感应,由供电设备(充电器)将能量传送至接收装置,两者之间以电感耦合的方式传送能量,无需使用电线连接。
与快充等有线充电相比,无线充电具有更高的安全性、灵活性以及通用性:
安全性上,无线充电设备采用梧桐电接点设计,可有效避免触电风险,电力传送元件无外露,不会被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腐蚀,不会有在连接与分离时的机械磨损及跳火等造成的损耗;灵活性上,无线充电无需插放数据线,无需占用多个电源插座,可实现一对多充电;通用性上,无线充电兼容统一标准设备进行充电,无需担心因手机品牌不同导致的充电接口差异。
基于上述优势,无线充电的应用场景将更为广阔,消费电子、汽车领域都可灵活运用、可穿戴设备等领域都可将其优势最大化。
根据头豹研究院报告整理,截至2019年4月,全球范围内支持无线充电的手机已达155款。据IHS统计数据,2016年智能手机的无线渗透率为11%,随着无线充电技术的不断成熟与人们对无线充电接受度的提高,未来这一比例将大幅提升。
另据东吴证券报告测算,预计到2022年,智能手机无线渗透率将达60%,可穿戴设备无线充电方案将成为主流、渗透率将达70%。另一方面,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在未来三年均有放量趋势。量比齐升,未来三年无线充电市场有望释放巨大潜力。
此外,无线充电在汽车领域的应用同样不可忽视,基于无线充电的动态充电系统可为行驶状态下的车辆充电,可最大程度上提供便利。根据Research and Markets数据,至2025年电动车无线充电市场规模预计达4.07亿美元,2020-2025年期间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117.56%。
对于苹果来说,在换机新周期推出iPhone12的同时发布MagSafe无线充电,或许并非借此为iPhone 12加码,而正是剑指拓宽更多消费领域,其中包括可穿戴设备以及汽车等。
科技媒体VentureBeat分析认为,鉴于用户平均一天仅脱下可穿戴设备(如手表)一次,因此这类产品充电的基本诉求是便利无束缚,用户不用考虑电池所需的两个小时充电时间,也不必因受到充电线的束缚而苦恼。
更加耐人寻味的是,此次苹果还在其官网发布的文章中强调:“客户也可以期待第三方制造商提供创新的MagSafe配件。”根据苹果所说,其保留了原始MagSafe的专利,但同时将其授权给Belkin等第三方开发商,使他们能够基于该技术制造汽车充电器以及台式充电器。
VentureBeat认为,通过第一方和第三方产品,MagSafe可以激发对Apple用户和整个移动行业的无线充电方案的新兴趣。
科创板日报 何律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