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往的财年中,Intel在曾担任过首席财务官的CEO带领下交出了不错的财报数据,其净利润和营收均实现了增长,所有业务板块均有亮眼的表现。
不过,Intel最近的股价却不够太平,在精力盘后股价震荡后,甚至被美林下调了股票平级,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其7nm工艺由于技术问题将延期6个月发布,这家业内巨头甚至动了寻找第三方厂商进行代工的念头,这放在以前是天方夜谭。
对于这一现状,业内外的各种声音纷纷传来,有人在点评Intel产品线路图后感叹其不思进取、有人哀叹摩尔定律已经失效、更有人惊呼AMD时代即将到来。而在这些观点中,CNBC的态度也颇值得玩味:
结合前不久苹果宣布从Intel转向自研Apple Silicon处理器的消息,CNBC认为苹果此举非常有前瞻性,而Intel的延期决定也证明了苹果这步棋走的正是时候。此外,苹果早就希望完全自主决定Mac产品路线图,彻底摆脱供应商的牵制,就像其移动设备iPad、iPhone一样。
事实上,Intel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供货短缺问题,甚至PC业的龙头DELL、HP也深受其害,但它们无法像苹果这样改换门头、启用自家CPU,这在Win平台的主机界是无法想象的。
而反观苹果这边,其技术团队只需要证明未来的ARM架构处理器的性能依旧强劲即可,而且从最近的跑分成绩来看,这对于苹果来说并不是难事。不过,Intel方面对于此事也曾有过表态:苹果至少在未来两年里都还是Intel的重要客户。
上周末的财报会议上,Intel突然宣布7nm工艺延期6个月,这一消息导致Intel股价暴跌17%。只是晚半年就让投资者担心前景,本质上还是跟Inel的业务模式有关,自建晶圆厂代价极大,过去15年Intel就在这方面花了1300多亿美元,约合9118多亿元。
在台积电之前,大部分半导体公司都是自己设计芯片、自己建厂生产芯片的,这种就是所谓的IDM垂直整合模式,AMD、Intel都是如此,不过AMD在2009年剥离了CPU生产业务,成立了Globalfounderies格芯,变成了Fabless无晶圆半导体公司,主要靠GF和台积电代工 。
目前在处理器行业中,Intel几乎是唯一的自产自销的半导体巨头了,好处就是自家的工艺可以针对性优化,前几年的时候Intel在工艺技术上一路领先,并且在22nm节点就量产了3D FinFET晶体管技术,领先台积电、三星等公司3年时间。
但是IDM的模式代价也很大,那就是一旦工艺出问题,就会影响到一系列产品路线图。
更重要的是IDM模式的成本越来越高,现在建造一座10万晶圆月产能的10nm以下晶圆厂,投资是百亿美元级别的,实在烧钱。
正因为此,Intel每年都要保持高额的资本支出,据统计过去15年来Intel在这方面一共花了1300多亿美元,约合9118亿人民币。
今年的支出就更高了,全年预算150亿美元,除了7nm研发、生产之外,其中大头还是投向了10nm工艺。相比7nm,其实10nm工艺今年的情况已经好转了很多,10nm+工艺的性能上来了,5GHz也有希望了,今年的产能有望比1月份扩大20%。
根据之前的报道,今年的10nm处理器中,很快会有笔记本版的10nm Tiger Lake-U触雷i年底会推出服务器版的10nm Ice Lake-SP处理器,而10nm桌面版也比预计的快,Intel已经确认2021下半年推出代号为“AlderLake”的桌面CPU。
根据彭博社报导,英特尔( INTC-US )透露愿意务实考虑将芯片委外生产,这项决策预告英特尔乃至于美国主导半导体的时代画下句点,产生的影响将扩及硅谷之外,牵动全球贸易和地缘政治格局。
过去30 年来,这家总部设于加州圣塔克拉拉的公司一直结合最佳设计和顶尖工厂,跃居最大芯片制造商,其中一些工厂仍设在美国。
几年前大多数芯片业者关闭或出售美国工厂、把产线移到亚洲时,英特尔并未跟进,认为此举既可以改善各方面营运,还能制造出更好的产品。但由于英特尔7 纳米制程芯片难产,多年来的策略已经支离破碎。
英特尔股价周五收盘重挫16%,是3 月以来最大跌幅。Raymond James 分析师Chris Caso 说:「对于这家一度以完美执行力著称的公司而言,(英特尔) 发展路线图的失败是一次惊人的失败,而且很可能代表英特尔在运算领域的主导地位就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