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风华高科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在此之前,风华高科已经连续收到7份证监会发布的警示函,直指其有重大会计差错和未尽职披露信息。此前风华高科因MLCC大涨受到市场追捧,随后MLCC大涨的“秘密”被接连曝光,而风华高科的股价也接连闪崩。
8月7日晚间,风华高科发布公告称,公司于当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的《调查通知书》,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反证券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受此消息影响,风华高科盘中跌停,截至收盘,风华高科股价为16.49元。这一股价与二十天之前的24.81元,跌幅达33.53%。
从6月下旬开始,在大盘走势持续低迷的时候,风华高科股价逆势攀升,连创新高。对风华高科股价逆势上涨的原因,外界普遍认为是受MLCC涨价潮的影响,甚至有分析人士认为此波MLCC的涨价行情将持续到2019年。
然而出乎市场预料的是,7月26日,深圳龙岗区经济促进局发函《关于开展电子元器件市场波动对行业影响问卷调查函》,同时不少MLCC的代理商开始降价出货,囤货炒货的迹象明显缓解,而风华高科的股价随之走低。
巧合的是,在风华高科的暴涨之后,就开始频繁的受到证监会的“光顾”,甚至连两年前的应收债权的转让导致的财务报表存在重大会计差错问题也被“翻”了出来。
MLCC行情“有妖气”
MLCC的涨价与供不应求,自今年4月份开始大量出现在券商与行业研报中。但MLCC概念股价涨行情,似乎是源于一则央视报道。
今年6月,央视曝光了MLCC缺货风波。在央视的报道中,作为电子工业的黄金配件的MLCC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出现了缺货现象,因缺货MLCC的价格大幅度上涨,由于配件的涨价,导致成本的提高,一些小型电子企业甚至被迫关停。
而针对MLCC的涨价的原因,央视认为其与生产厂家的减产或限产有关。
目前,全球最大的MLCC的生产厂家主要集中在日本、韩国及台湾等地区。近年来日企开展MLCC产能调整,开始专注于做高端汽车MLCC市场,放弃了部分中低端市场,加上新增产能有限,导致市场供给严重无法匹配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但是,在天风证券的研报中,根据其统计各厂商MLCC产能和未来扩产的情况,其预计MLCC 2018年的产能将持续增长至44000亿只,同比增长4.76%,而在未来的两年中,这一产能将持续增加。
那么,市场上MLCC为何会出现缺货的情况呢?
在央视记者随后的暗访中,发现此波MLCC的上涨并非仅是上游厂商的限产那么简单。有电子元件批发商表示,目前市场什么型号都有货,现在基本是以囤货的形式。一些从事代理分销多年的中间商表示,囤货最严重的是一些仍在生产大尺寸电容的厂家,为了推高产品价格,囤货不发,扩大了市场缺货的状况。而国内仅风华高科、宇阳科技和潮州三环集团三家公司能量产MLCC。
虽然央视的节目表里谈及MLCC涨价,实则借助采访暗示上游供应商“囤货居奇”,但这一深层含义,第一时间却没有被市场玩家完全计入预期。
MLCC龙头异军突起
在能量产MLCC的三家公司中,风华高科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企业。公司成立于1984年,最早就是以MLCC起家,经过30多年的发展,目前专业从事高端新型元器件、电子材料等生产。
从去年底开始,风华高科的MLCC产品已经经历了三轮涨价,整体涨幅大约为25%-30%。部分电容器,原来卖3元左右,如今已经卖到了20元。风华高科一季度归母净利润约1.16亿元,同比增长327.69%。
风华高科的股价也在短短不倒一个月时间里,由13.25元涨至24.81元,涨幅达87.25%。借由此波MLCC的涨价,风华高科也引来了游资的炒作。
被打回原形?
风华高科的股价和MLCC的价格的同时暴涨引起了证监会的关注。7月27日,广东证监会接连发7份警示函对风华高科时任董事长王广军等6名高管予以警示,同时广东证监局认为,风华高科存在重大会计差错问题导致公司2016年归母净利润调减5279.55万元,相关事项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和进行信息披露。
这七份警示函是对风华高科及其6名高管予以警示,值得细思的是,这七份警示函明明可以通过一道警示函就能描述清楚的事情,却要分为7份?
在《投资者报》的一篇文章中,有这样一段有趣的描写:“一次和监管机构的朋友聊天,聊到几家公司。朋友说:不是不知道他们在造假,只是查他们造假的稽查成本太高。我就换个手段,天天问询他们,问个俩月下来,股民们也就知道咋回事了,让他股价跌得一地鸡毛。他要敢拉升,我就接着问询。我说:高手还是在庙堂啊。”
不仅如此,风华高科相关事项未履行董事会审议程序和进行信息披露,也未及时披露董事会和监事会会议决议。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